一是开展“拉网式”排查,形成“一车一档”。区城管委会同公安、交警、住建、街道等部门,就全区人行道板、公共停车场、新村小区等“僵尸车”违停高发区域的执法力量配置、执法程序契合、工作开展方式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。由属地街道牵头,在全区开展“拉网式”排查,对“僵尸车”的车牌号码、品牌型号、车架号码、停放位置、车辆外观状况等信息准确记录并拍照留存,形成车辆档案。
二是开展“销号式”管理,推进分级分类处置。针对不同车辆的停放时长和停放点位,对“僵尸车”进行分级分类处置。强化交警与城管的信息核查联动机制,对首次发现的违停车辆,以“车找人”的方式,通过核查交警平台预留信息,联系车主,提醒车主或车辆管理人限期自行处理。针对无法联系车主的情况,开具并张贴限期处置通知单,要求限期自行清理。对需要清障的“僵尸车”,联合公安、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实施清障转移。
三是完善“立体式”监管,落实常态长效管理。建立健全联合监管长效机制,深化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的作用,通过“随手拍”等方式鼓励市民和志愿者积极参与,逐步形成一线队员路面巡、无人机空中巡、志愿者专项巡视的立体巡查模式,实现对僵尸车问题的快速发现与动态监管,推进“僵尸车”治理的常态长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