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“八五”普法启动以来,姑苏区深耕本土文化沃土,绘就出一幅生动的“法润姑苏”画卷。目前,该区通过既有“姑苏味”又有“时代感”的普法实践,不仅让法治精神浸润古城肌理,也让法治精神以温暖的力量融入城市角落。
“遇到陌生人突然搭讪怎么办?受到校园欺凌该怎么保护自己?”近期,在观前社区暑托班上,平江司法所所长王黎蓉与法律援助律师戴颖化身“故事大王”,通过情景演绎、角色扮演和趣味问答,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收获法治启蒙。据悉,这样的创新实践还惠及新就业群体。近期,在顺丰速运梧桐花园站点的“小哥学堂”里,快递小哥围绕劳动合同与普法宣传员丁鑫冉热烈交流。“现在,上门送法已成为姑苏法治宣传的特色品牌。”区司法局法治宣传教育处处长许为介绍,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繁忙、时间碎片化的特点,姑苏区创新推出“双轨”普法,线下组织律师进站点“法律问诊”,线上每周推送3分钟普法短视频。
在全面推进普法的同时,姑苏区还注重法治文化建设。如市民游客可随“獬小薰法治游”探访舒适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,也可乘着“法治号”画舫,沐徐徐河风、听袅袅评弹,在江南韵致中感受法治精神。这些特色线路已累计接待2000余人次,成为古城新的法治文化名片。同时,该区还持续“法治+文化”融合创新,携手“指尖秀非遗文化园”等社会组织,推出法治游园会、“法治+刺绣”等特色活动,既为普法宣传增添魅力,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光彩。
近日,吴门桥街道四季晶华社区成功化解一起因阳台起火引发的赔偿纠纷。“法律明白人”沈莉和法律顾问修晗霄默契配合,将“法言法语”转化为“乡音土话”,经三轮耐心调解,最终促成各方达成和解。“他们既讲法理又通人情,我们心服口服。”业主感慨道。这种“法律顾问+法律明白人”的联动模式,不仅是化解纠纷的“金钥匙”,更成为收集民意的“连心桥”。在双塔街道,身为立法民意收集员的“法律明白人”包新华和法律顾问相互配合,广泛征集民意,最终提交8条有价值的立法建议,为《苏州城市更新条例》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。金阊街道的“援法议事亭”同样见证着基层民主法治的生动实践。在这里,居民与物业经过民主协商,就大件垃圾堆放点选址达成共识。这样的特色议事平台已在全区铺开,成为基层法治的一道亮丽风景。
摘自2025年09月03日《苏州日报》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薛颖